春节期间,邯郸市博物馆为充分发挥文博单位文化惠民功能,为全市人民营造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在确保文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开放办馆”的理念,统筹规划,团结协作,从正月初四正式开馆,策划实施了系列特色展览、文化体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营造节日氛围,树立“亲民”形象
在春节前夕,邯郸市博物馆在大门口竖立彩色宣传喷画,在中央大厅搭建巨型红门,并张贴对联,高挂灯笼,营造了一种浓浓的过年节日气氛,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树立了博物馆“亲民”形象。
二、举办特色展览,打造“惠民”工程
为丰富市民节日文化生活,除正常开放《磁山文化》、《赵文化》、《邯郸古代石刻造像艺术展》、《中国历代钱币展》、《中国磁州窑精品展》等五个特色专题陈列以外,在春节前夕,邯郸市博物馆还与湖北荆州市博物馆联合策划、举办了《荆山有玉——荆州博物馆藏玉器精品展》,同时还举办了以“十二生肖”、“传统节日”、“剪纸艺术”、 “武强年画”等与春节相关的民俗文化为内容的小型综合展览,让邯郸市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便可免费欣赏到楚国美玉,感受中国传统年画、剪纸艺术的魅力和传统年俗文化的温情。结合展览,我馆还引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产品供观众选购,如年画系列产品、邯郸历史文化相关书籍、邯郸成语扑克、磁州窑瓷器艺术品、文化小饰件等等。
展览期间,邯郸市博物馆每天提供多时段的免费讲解,免费为观众讲解;同时,该馆还结合基本陈列推出《梦回邺城》、《赵氏与马的不解之缘》等主题讲解,推出《年画知识概述》通俗文化讲座,深入介绍文物展览、地域文化,让观众胸怀期待而来,心装满意而归。
此外,邯郸市博物馆还积极组织志愿者为观众服务。博物馆组织五十多名小小讲解员,保证每天有二十名左右来馆进行讲解服务,免费为观众讲解。博物馆成人志愿者团队的四十多人也都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来馆为观众义务讲解、导览,还举办鉴赏沙龙,和观众互相探讨交流玉器、瓷器、钱币、杂器等方面的鉴赏心得。志愿服务不仅为志愿者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传播了正能量,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也缓解了我馆工作人员紧缺的现状,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讲解、导览、体验等服务,真正实现了共赢、惠民。
三、开展系列活动,举办“利民”体验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魅力,邯郸市博物馆依托馆藏和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观众需求,开发系列体验活动。
依托馆藏铜镜和邯郸地域民俗,邯郸市博物馆特推出铜镜拓片、年画印制、传统手工剪纸等体验活动,以及针对小朋友专门推出的展厅免费有奖寻宝、知识答题活动等。这些文化活动不仅拉近了观众与传统文化、历史文物之间的距离,而且也极大调动了观众的参与热情,丰富了观众的节日生活。不仅小朋友们,甚至很多成年人也都纷纷排队等候体验,截止到目前就有二千余人次观众参与了体验,他们在博物馆增长知识感受非物质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收获了春节的快乐。
不少外地游客、国际友人也纷纷走进邯郸市博物馆,他们在这里不仅有的看、有的摸、有的体验、还有的买可以带走,极大地满足了他们不同层次的文化、娱乐需求。同时,博物馆里的文物也开始从馆舍天地走向普通民众的生活,真正地在民众心中“活”了起来。
博物馆的系列展览、体验活动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好评,仅三天时间,博物馆就收到了一百多条观众留言。其中有一位教师在参观展览后,深有感触,在留言中写道:“参观了此次展览,展品十分丰富,充分了解了楚地文化、玉器文化,这对孩子也是一次独特体验,更加希望以后多举办这种活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还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军人观众看完展览后,无法忍耐内心的喜悦与感激,写道:“参观后展览收获很大,一是对楚文化有了更多了解,二是对玉知识有了更多认识,感谢博物馆给邯郸人民提供的文化大餐!”
(邯郸市博物馆 马率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