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时,情浓棕飘香。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青少年亲身体验端午节传统习俗,6月3日,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前往少林社区四点半乐园,开展“制香囊 庆端阳”的主题活动。
博物馆宣教人员先是通过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向青少年们介绍端午的来历及各地的风俗习惯。接下来教唱闽南童谣《扒龙船》,“五月节,扒龙船,大人小孩哗哗滚。海面一排四只船,岸上人马一大群。比赛开始哨子吹,桨起桨落水花喷。敲锣敲鼓做后盾,满头大汗争冠军。”这首闽南童谣形象地描绘了泉州端午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孩子们通过学唱,仿佛亲身到达了人声鼎沸、热火朝天的龙舟赛现场。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手工制作香囊,在宣教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穿针引线,把印有福字的香包布片缝上,窜上青花瓷珠,装上艾叶,一个个精致漂亮的香囊就诞生了。拿着分发到的粽子和亲手制作的香囊,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刘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