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更多的人了解邓小平的丰功伟绩,缅怀他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2月16日,在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之际,由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和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主办,重庆地方史研究会协办的《人民之子——邓小平同志经典图片展》巡展在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开展,这也是该展在全国巡展的第二站。重庆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市人大原常委、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勇,民建重庆市委专职副主委杨亚丽,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副馆长何青出席开展仪式,来自各党派重庆市委、市工商联合会的机关干部、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的同志,以及部分新闻媒体朋友参加。开展仪式由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馆长吴绍阶主持。
何青在致辞中说,邓小平与重庆有着不解之缘,1919年考入重庆留法预备学校学习,1949年底与刘伯承一道率部西征,解放大西南,并坐镇重庆主政西南2年8个月,1952年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后曾7次来渝视察,一位伟人和一座城市,结下了近70载情缘。
杨亚丽讲到,重庆人民不能忘记,1949年11月至1952年7月,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主政大西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他与刘伯承、贺龙一起,面对十分复杂的局势,团结带领西南各族人民,为西南地区的政权巩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从三线建设的调整,到三峡工程上马;从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到我国第四个直辖市的诞生,这些事关重庆的重大决策,都饱含着邓小平的智慧和心血。
周勇指出,1918年邓小平来到重庆进入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进行学习,在这个地方接受了五四运动所传递的革命理想和信念,随后,从重庆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道路,逐步成长成为一位世界性的伟人。重庆也是邓小平在地方工作的最后一个城市。将重庆设立为直辖市,还是邓小平同志的遗愿之一,1985年邓小平在和李鹏同志谈话的时候,第一个提出了把四川一分为二的构想,在邓小平去世的当天,国务院就正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并于1997年3月14日在第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今年恰逢重庆直辖20周年,我们山城人民要饮水思源,共同感恩邓小平同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相信这个展览也将鼓舞和促进全市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本次展览共展出邓小平经典图片140余张,分为“走出广安”、“戎马生涯”、“艰辛探索”、“非常岁月”、“开创伟业”、“生活情趣”和“情系巴渝”七个部分,其中“情系巴渝”记录了邓小平在重庆办公、考察重庆三峡、领导大西南抗美援朝等珍贵历史画面,部分照片也是首次公开展出。本次展览全面而生动的诠释了邓小平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通过该展览,观众将了解到邓小平同志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他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他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以及他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
(邓小平故里管理局 吴俊峰 任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