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の风景——日本浮世绘特展”于2021年3月27日在常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开幕。此次展览分为上下两期,分别展出两位浮世绘大师的两套完整的风景题材浮世绘版画。3月27日至5月5日为第一期,展出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系列版画;5月8日至6月6日为第二期,展出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版画。此次展览由常州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意大利希奇隆文化艺术公司、意中时代(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举办。展品来自意大利友人阿德里亚诺•马达罗先生的收藏,为1919—1971年间日本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拓印的版本,再现了浮世绘鼎盛时期的艺术特色和制作工艺。
浮世绘是主要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17—19世纪)中后期描绘世俗生活百态的绘画,题材包括美人、风俗、风景、花鸟等,有手绘与木刻版画两种类型,以后者为主。浮世绘艺术风格独特鲜明,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美术样式,并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浮世绘发展后期,西方绘画透视等技法传入日本,风景画(又称“名所绘”)成为了浮世绘最重要的题材,此次展出的《富岳三十六景》与《东海道五十三次》是其中的巅峰之作。
葛饰北斋(1760-1849)本姓川村氏,幼名时太郎、后称铁藏。他6岁开始对绘画产生兴趣,16岁起学习木版雕刻。19岁时,他投入著名歌舞伎浮世绘大师胜川春章门下,画号“春朗”。18世纪80年代后开始发表小说插图,渐渐涉及浮世绘版画所有题材,并开始培养自己的风格。1793年离开胜川派画室之后,他模仿更早的琳派画师取画号“宗理”。此后他不断更换画号,先后30余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北斋”。19世纪30年代,北斋达到了绘画生涯的巅峰,创作出《富岳三十六景》等系列风景画。他晚年依然笔力不减,自称“画狂人”。
《富岳三十六景》是北斋一生中最精彩的风景版画系列,花费了他5年时间,描绘了从不同地点远眺富士山的风景。北斋最初计划创作36幅,由于出版后大受欢迎,又追加了10幅,共46幅。其中《神奈川冲浪里》《凯风快晴》《山下白雨》三幅最为著名,合称为“三大役物”。这样以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全方位地表现同一主题的手法,开拓了浮世绘风景画的新领域。北斋的不凡笔力体现在经营动与静、晴与雨、波涛与富士山等对立关系的构成上,不仅以西方绘画的透视原理和明暗对比手法拓展画面空间及其深度,还结合典型的日本传统线描纹样及装饰性色彩,使浮世绘从狭隘的人物题材局限中解放出来。
歌川广重(1797-1858)本姓安藤,幼名德太郎,后改名重右卫门。出于幼时对绘画的兴趣,他于15岁时投入歌川派大师歌川丰广门下学习,后得到“广重”的画号。广重早期也创作过役者绘、美人绘及狂歌插图。1831年他发表《东都名所》系列,开始了风景画的创作。他擅长用诗般的意境渲染平凡的生活,以春雨、月影、孤烟等衬托旅途的空寂,唤起人们浓郁的乡愁,由此被称为“乡愁广重”。
1833年刊行的著名的保永堂版《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版画,奠定了广重浮世绘风景画大师的地位。东海道是从幕府所在的江户到天皇所在的京都的道路,长约495.5公里,共设53个宿场,《东海道五十三次》依次描绘了53个宿场的风景民俗,加上首尾的江户和京都,共55幅作品。广重以安闲的笔调再现了东海道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呈现的种种景致,将各种人物活动融入自然风景,体现了日本和歌中特有的含蓄典雅的意境,洋溢着淡定悠远的抒情气氛。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之《神奈川冲浪里》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之《凯风快晴》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之《山下白雨》
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之《日本桥:朝之景》
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之《蒲原:夜之雪》
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之《庄野:白雨》
常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