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山西博物院与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沧海观澜——刘海粟画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来自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100余幅刘海粟先生的作品在山西博物院主馆四层书画厅展出。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我国当代画家、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新美术运动的领导者。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12年创办我国第一所正规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他在美术教学中首先使用人体模特写生,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率先实行旅行写生和男女生同校学习制度,并于1918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份的《美术》杂志。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出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和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
刘海粟擅长油画和中国画,对诗词亦有很深的造诣,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珍品。他先后十上黄山,影响播及海内外。他的学术著作颇丰,主要有《画学真诠》、《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黄山谈艺录》等。
刘海粟晚年曾表示愿将代表画作捐赠国家,在此基础上,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于1993年创建,并成为收藏刘海粟画作最多的单位。此次展出的均为先生的代表之作,是一次观众走近刘海粟、欣赏刘海粟画作的绝佳机会。
此次展览展期自5月17日至7月7日, 观众可在博物院入口的领票处领取门票免费参观。开展当天,来自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研究员、一级美术师沈虎在博物院会议中心为公众举办了题为“刘海粟绘画风格演变之研究”的公益讲座。展览期间,博物院将邀请书画专家为观众举办书画解读活动,引领观众领略刘海粟的绘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