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晋国遗珍—山西出土周代文物精华展》于2013年6月5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
山西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晋”是山西的简称,此名来源于周代一个重要的诸侯国——晋国。西周初年,周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叔虞之子燮父改唐为晋,是为晋国之肇始。晋国从甸服偏侯起家,跻身春秋霸主,最后以三家分晋结束了六百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晋国的兴衰,见证了那个纵横捭阖、逐鹿中原的大变革时代。
20世纪50年代以来,侯马晋国遗址、曲沃晋侯墓地、绛县横水墓地、太原赵卿墓地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将晋文化越来越清晰地呈现于世人面前。展览分为“青铜重器”和“礼玉之邦”两个篇章。其中,中国最早的兔尊、精美绝伦的错金蟠兽纹铜豆、造型奇特的鸟盖人足盉、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各类陶范、将联合攻战之盟誓记录在玉石片上的侯马盟书等精品,将让观众领略到晋国的春秋霸主风范。
展览共展出山西出土周代珍贵文物104组。展品以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晋国青铜器和精雕细琢的玉器为主,将让观众领略到晋文化雄浑大气的独特魅力。
为配合展览,展览期间广东省博物馆特别推出系列活动:
1、讲座:晋国历史与考古;主讲人:谢尧亭(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时间:2013年6月5日 下午14:15
2、“我型我塑”泥塑雕刻活动,时间:2013年6月15日、6月16日、6月30日, 7月7日、7月14日 下午14:30—16:00
3、亲子活动“听我说晋国”,时间:2013年6月22日、6月29日,7月6日、7月13日下午14:3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