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神十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之际,为纪念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同指导,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首都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将于2013年6月28日起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
本次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部分,共展出400多件珍贵的文献、图片等史料。展览系统回顾了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创建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全面展现了钱学森同志对中国航天事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以及钱学森对“科学报国梦”终其一生的不懈追寻。
勇于有梦——母校打下坚实基础
人们普遍认为,钱学森是“海归”学者,他的成就是来自于在美国的所学。在美国求学工作的经历当然是钱学森人生中的重要篇章,但本次展出五篇学术论文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早在大学阶段,钱学森就已经为未来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拥有了“科学报国”的坚定梦想。
1929年,在孙中山先生“实业救国”的感召下,钱学森考入交通大学攻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然而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爆发,日军凭借飞机数量和性能上的优势掌握了制空权,让钱学森深刻意识到“航空救国”的重要性,并从此踏上了航空航天之路。
在本次展览中所展出的五篇航空、火箭的论文复制件,是钱学森在交通大学求学期间发表的《美国大飞船失事及美国建筑飞船的原因》、《飞行的印刷所》、《最近飞机炮之发展》、《气船与飞机之比较及气船将来发展之途径》、《火箭》。这些论文是钱学森探索航空航天科学的学步之作,是青年钱学森“科学报国”梦想种子的萌芽,更体现了他对现代科技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于开拓未知领域的勇气与创新精神。
敢于追梦——志存高远胸怀祖国
1935年,钱学森怀着他“航空救国”的远大理想赴美留学深造。临行前,他向同学袒露心声:“现在中国政局混乱,豺狼当道,我到美国去学技术是暂时的,学成之后,一定回来为祖国效力。”
为了追寻他的科学报国之梦,钱学森下定决心奋发学习,并用自己优异的成绩,赢得了美国人的尊重。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学习工作了20年,期间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并逐渐成为世界力学和喷气推进领域的学术权威。1949年,钱学森被任命为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主任,他在美国的事业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尽管在美国学术界享有盛誉,并享受着各种职务、头衔带来的优厚生活条件,但钱学森回国报效的意愿却从未改变。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他始终心系祖国,密切关注国内局势变化,决心早日学成报效祖国。当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遍布全世界时,钱学森便立刻积极筹划回国,但却遭到了美国方面的无理阻挠,度过了长达5年的失去人身自由的日子。
1955年10月,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在展品中有这样一幅照片,那是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踏上归国的旅程时,在甲板上留下的合影。在这位孤悬海外多年的游子脸上,洋溢着即将回到祖国怀抱的那种幸福温馨和胜利的微笑。
他只身赴美、志存高远,孜孜不倦地奋发学习,只是为了追寻自己科学报国的梦想;他功成名就、胸怀祖国,为了回国效力而不懈抗争,同样是为了实现自己科学报国的梦想。这是钱学森的奋斗,更是一个追梦人的执着。
勤于圆梦——殚精竭虑铸就伟业
1955年10月8日,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钱学森回到了祖国并被委以重任。钱学森知道,这正是他报效国家,实现一生梦想的大好时机。所以,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事业之中。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向国务院提交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之作——《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发展我国航天技术的建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制定了重要的实施方案。随后,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并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和参与制定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1964年6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导弹。4个月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进行。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
如今,《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早已成为静静躺在展柜中的珍贵展品。然而,从这份手稿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却正如日中天。6月27日,神舟十号顺利完成任务返回地面,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一个新跨越,开启了时代的又一个里程碑。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和以他为代表的中国老一辈科学家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无私付出,今天的中国人得以仰望头顶那片更加辽阔的星空。钱学森当年以科学报国的“中国梦”也得以在后来人的手中薪火相传。
展品推荐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模型——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发射升空,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 并于2011年11月17日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成为继苏、美后第3个自主掌握次自动交会对接的国家,也标志着中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