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常州博物馆主办的《开合清风纸半张——常州博物馆扇面艺术展》于7月12日面向大众展出。展期将持续一个月。
扇,生风取凉之物,古今中外皆有。但中国扇子在演进过程中,沾染文学、渗浸书画,蔚成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雅物。或折扇舒卷,巧样翻腾;或轻罗小扇,掩面扑蝶,为古时才子佳人们平添了一份风情。
三国时期,我国便出现了最早的扇面绘画,“杨修为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晋书》中记载最早的扇面书法,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明代以后,逐渐发展演变形成的书画扇面艺术,融书画之美为一体,为我国传统书画表现形式——卷、轴和册页以外,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
中国文人有处处留墨的雅好。小小扇子经他们之手,题诗作画,往来互赠,也便成了借以表达灵性与真情的一桩雅事。盖因载体限制,扇面书画愈加讲求章法布局,行笔用墨、疏朗紧凑间则更显功力。一叶扇面,虽大不盈尺,然题材广泛。无论是花鸟鱼虫、山水风物,抑或题诗赋词,铁画银钩,大都笔致毫发,情趣盎然。正可谓大千世界,咫尺之间,这便是扇面艺术的“小品大作”。
本次展览遴选了常州博物馆70件馆藏扇面精品,其中20余件为国家珍贵文物,时代跨越明清至近代,书法绘画兼而有之,且大多为常州籍名家之作。整个展览格调清雅、精彩纷呈。
衷心希望此次展览在这炎炎盛夏,能为观众送来赏心悦目的习习清凉,并真诚地邀观众走进常州博物馆,免费参观,领略扇面艺术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