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黑龙江省博物馆“每月一县”系列展览之《百年口岸 国境商都——绥芬河》开幕。
绥芬河市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祖国东北重要的陆路口岸和门户之一,东部与俄罗斯的滨海边区接壤,南、西、北三面与东宁县毗连,总面积460平方公里,辖2个镇、12个村、14个自然屯,城乡常驻人口6万余人,流动人口10万余人,有汉、满、回、朝鲜、蒙古等民族。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个省直管市,绥芬河市借助“省直管”机制,利用口岸开放优势,不断增强与俄、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合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成为俄远东、日、韩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与黑龙江省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启动点。
1903年,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的中东铁路开通,中东铁路虽然最初的修筑是沙俄殖民者对外扩张的产物,但在客观上也对铁路沿线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绥芬河作为中东铁路的重要一点,与哈尔滨、符拉迪沃斯托克同步发展,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俄、美、英、澳、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聚集于此,被誉为“国境商都”。改革开放后,绥芬河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外贸易额始终居黑龙江之首,在中国对俄贸易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百年口岸 国境商都——绥芬河》特展分为《百年口岸 红色走廊》《陆海通道 风情商都》《中俄边境最大的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三大单元十三小组,从绥芬河市的历史文化、红色传承、地理位置、经济发展、资源优势等方面,图物结合,辅以文字介绍,向观众展示介绍这座有着百年厚重历史的口岸城市、北疆之城,并感受其独有的魅力与蓬勃的生机。
(黑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