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由山西博物院与天津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京津画派书画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
京津画派,是指从20世纪初期开始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以北京、天津地区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以保存、发扬国粹为基本宗旨的国画流派。20世纪初,举凡中国传统文学、艺术领域,都在发生着剧变与思考,中国画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动荡,一批新锐画家大胆提出了“全盘西化”的理论,即以西方绘画技法“改造”中国绘画。针对这一思路,京津地区的一批画家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上追宋元,借古开今,同时也不拒绝西法的为我所用,强调以传统笔墨功力为基础,以西洋色彩和写生技法为借鉴,在二十世纪中国画的“求变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海上画派、岭南画派共同构成了20世纪前期的中国画坛三足鼎立的格局。
此次展览选取天津博物馆藏京津画派金城、陈师曾等35位画家的89件组书画精品来晋,其中不少名作为首次展出。展览展期至2014年3月2日, 观众可在山西博物院入口的领票处领取门票免费参观。展览期间,山西博物院还将邀请书画专家为观众举办书画解读活动,引领观众赏析京津画派的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