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由山西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中国大陆濒临的最大陆缘海,海上航线纵横交错,被誉为“世界第三黄金水道”。海南省地处中国最南端,是中国最小的陆地省,又是最大的海洋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华光礁Ⅰ号沉船所沉没的地点位于海南西沙群岛中部靠南。800年前它满载着南宋生产的外销瓷,从泉州港出发,一路向西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不料却在靠近华光礁航行时沉没,直至二十一世纪初被考古学家打捞出水。
华光礁Ⅰ号南宋沉船遗址发掘项目是国家海疆考古“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实施项目之一,是我国水下考古由近海向远海的重要迈进,对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丰硕的发掘成果再现了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发生的年代之久远,中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之源远流长,及海上贸易独领风骚的时代特征;也见证了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避风港、补给站、中继站的重要历史地位。
“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是海南省博物馆的特色品牌展览,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254件组,并通过大量场景、模型等辅助形式以及水下考古装备的展示,向公众讲述了南海的瑰丽神奇、海南的魅力无限,同时对神秘的水下考古进行了趣味性的科普展示,这也是山西博物院首次举办水下考古成果的展览,相信一定可以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参观体验。
观众可在山西博物院入口领票免费参观。展览期间,山西博物院还将开展“寻找历史的碎片”定向体验活动、寒假小小讲解员、趣味折页等活动,公众可登录山西博物院网站了解、参与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