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博物馆和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成窑遗珍——景德镇出土成化官窑瓷器展”于2014年1月10日在深圳博物馆开幕。
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在位二十三年(公元1465~1487年)。在经历了正统、景泰和天顺三朝的政治动荡和所谓景德镇官窑生产的“空白期”后,成化官窑瓷器大放异彩,独步一时。正如刘新园先生所说:“成化帝和他的高祖——永乐帝与其祖父——宣德帝相比,几乎没有文治武功可言;然而成化朝在景德镇御窑厂所烧造的瓷器却精美异常,其成就绝不会在永宣官窑之下。”
按刘新园先生的著名观点,成化官窑瓷器可分为三期。第一期多偏重宣德青花风格。第二期品类丰富,有祭红、祭红白花和釉里红之类,纹饰造型偏重永乐后期官窑旧样。第三期特征最为明显,器型以小杯、碟、小靶盏为多,式样精致;斗彩产量激增,并有大量仿宋官窑青瓷及仿哥窑制品;青花则以淡雅为主。总之,明清两代鉴赏书所给予高度评价的成化瓷器正是成化后期即成化十七年(1482)至二十三年(1487)的遗物。这一时期的瓷器小巧、精致、秀美,反映了成化帝独特的品味与爱好。由于成化官窑瓷器质地精良,且传世品不多,素为明中期以来文人及藏家视若拱璧,明末时已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之说。如今成化官窑器物更为罕见,极为珍贵,成化官窑藏品最为丰富的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所藏成化斗彩亦不过数十件。
本次参展文物均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三十多年来在景德镇御窑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成化官窑精品,共计127件(组)。从工艺上分有斗彩瓷、青花瓷、颜色釉(彩)瓷及仿宋瓷。从使用功能上粗略划分,有日常生活类、文房类、陈设类花器和祭器等。既有脍炙人口的斗彩葡萄杯、高士杯、天字罐和各式青花器,也有不见于文献记载和传世品的新类型,如祭红白龙盘、宝石蓝白凤碗、仿官、哥釉尊、洗等。这些丰富的遗物向世人展示了成化官窑的辉煌成就,也为研究成化朝的社会政治经济、宫廷生活以及人文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更为成化官窑的真伪鉴别,提供了确切的实物依据。观众们可以通过这些真实而又具体的遗物研究成化官窑特有的艺术风格,了解源远又流长的中国陶瓷发展史,以及蕴藏在成化瓷器中的历史文化和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丰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