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四川省绵阳市图书馆珍贵馆藏晚清蜀中著名学者孙桐生先生的书信手札,及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精湛的纸质文物修复技术和成果,2014年4月8日—9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省绵阳市图书馆在杜甫草堂博物馆大雅堂联合举办了《蜀中遗珍——杜甫草堂修复绵阳市图书馆孙桐生先生信札成果展》。
孙桐生(1824—1904),字筱峰,四川绵阳人,有“蜀中红学第一人”之称。孙桐生先生致力于诗文的撰写、编辑,以及巴蜀乡土文献的编辑、刊印工作。他著述颇丰,其中《国朝全蜀诗钞》规模宏大,体制精严,是清代蜀诗选本中集大成者,是研究四川文学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当时保存条件的限制,绵阳市图书馆所珍藏的孙桐生文献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保护这批珍贵文献资料,绵阳市图书馆委托杜甫草堂博物馆对其中147件(293幅)信札予以抢救性保护修复。此批文献是其馆藏精品,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杜甫草堂博物馆修复人员经过半年多的紧张工作,于2014年4月圆满完成了这批文献资料的保护修复工作,并通过专家验收。修复后的孙桐生文献采用蝴蝶装帧,形式美观,且便于保存。
此次展览共展出修复后的孙桐生先生与亲友和同事往来书信九册(蝴蝶装册页),还精选了11组文献修复前后对比图、工作人员现场修复图、文献修复流程图进行展示,展现出整个文献修复过程的复杂与艰辛,以及杜甫草堂博物馆修复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游客通过参观展览,不仅可以观赏珍贵历史文献,感受孙桐生先生与亲朋好友的深厚感情,还可以初步了解中国古籍修复装帧形式——蝴蝶装,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