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情:“东风西渐 欧洲瓷器展”
“东风西渐 欧洲瓷器展”自3月22日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青睐,不少外地的游客特别远赴沈阳前来观看,很多观众在第一次观看展览的时候惊叹不已、连连称赞,清明小长假期间更是出现了观展小高潮。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柳树纹饰、德累斯顿的手工蕾丝花边、韦奇伍德的碧玉细炻器,无一不让在场观众拍手称快。在五.一小长假来临之际,辽博希望喜欢瓷器的观众把握机会,可以再次欣赏展览,提升审美情趣。同时,辽博考虑到暑假学生观展的需求,决定将本展览延期至2014年7月6日。
跨界合作:《清宫遗珍—“天禄琳琅”、“石渠宝笈”典籍书画展》
《清宫遗珍—“天禄琳琅”、“石渠宝笈”典籍书画展》集中展示了许多传世孤本,这些典籍平时难得一见。展览中有现今唯一存世的宋版《韵补》,还有现存三部宋版中最为完整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更有被列为“古籍普查重要发现”的宋淳熙八年(1181年)浙江台州刻本《扬子法言》等,都是极富盛名的珍本。本次展览的展品大都出自清宫散佚,是当年溥仪流亡东北时期留下的一批文化瑰宝,“天禄琳琅”、“石渠宝笈”联手展出也是图书资料与文物博物两大领域的珠联璧合之作。
结缘杭州:“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
辽博的清宫书画藏品堪居国内三甲,在这个春天辽博的唐宋元书画远赴杭州,与浙江省博物馆联合打造“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该展览自开展当日就一度刷新浙博历年观众参观的客流量,引起当地观众和媒体的热切关注。浙博甚至在5.1小长假期间首开夜场以满足观众饱满的参观需求。
完美的展览离不开工作人员的精心策划。早在三年前辽博与浙博就开始筹划该项展览,由于书画展品的特殊性,浙博专程进行展厅改造,特别为这批书画量身定制了展架,在材料的选择上运用了金丝柚木,最大限度地对古书画加以保护。本展览中,辽博的展品件件都是稀世珍宝,如唐代“草圣”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宋代赵佶《草书千字文》、赵构《草书洛神赋》、李成《茂林远岫图》、张激《白莲社图》、元代王蒙《太白山图》等都是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宝级珍品,部分展品即使在辽博馆内也是难得一见。这批珍宝能够花落辽博还要说是当年溥仪流亡东北遗失所致,与《清宫遗珍—“天禄琳琅”、“石渠宝笈”典籍书画展》同出一门。
5.1期间当算去杭州旅游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当然,辽沈的观众也不用大失所望,未来辽博新馆开馆后也会有机会一睹珍品芳容。
此外,辽博的常设展览“辽河文明”、专题展“明清玉器”、“中国古代货币展”也将持续展出,对辽宁地域文化不了解的观众,参观以上展览是最好的解读东北的方式之一。
(辽宁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