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主办,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鄂尔多斯市博物院、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青海湟源古道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平顶山博物馆、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四川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武汉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钟祥市博物馆、蕲春县博物馆等全国14个省市及地区,共计38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
本次展览于2022年3月15日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临展厅全面开放,计划展期至2022年6月21日。
作为全国首个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览,165件(套)绿松石文物精品跨越地域和时间在盘龙城相会,为广大游客带来一场文化饕餮盛宴。这些绿松石文物精品来自贾湖遗址、二里头遗址、金沙遗址、殷墟遗址、晋侯墓地、马家塬墓地、曾侯乙墓、满城汉墓、吐尔基山辽墓、梁庄王墓等,它们光华夺目,卓然不群,静静见证我国自新石器时代,历经夏商、两周、秦汉、隋唐、宋明,长达9000年,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
本次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以“何为松石?”为切入点,按照时间顺序分“华光初现——新石器夏商时期”、“流金耀世——两周秦汉时期”、“宝竞风雅——隋唐宋明时期”三个部分讲述我国悠久灿烂的绿松石文化。
本次展出的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文物如下:
华光初现——新石器夏商时期
【绿松石鸮】新石器红山文化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这件动物形作品着意雕刻出动物的细部特征,看起来栩栩如生,雕工细致精美,反映了红山文化玉器工艺的较高水平。
【玉串饰】 新石器大汶口文化 山东博物馆藏
玉片磨制轻薄,玉色莹润,呈色有青有白,造型丰富灵动,
有的成拼心圆,双环四连环,就像花朵,其中绿松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虽然形体略小于红山文化的双联玉璧,三联玉璧,但制作手法类似,是史前先民组合项饰的杰作,体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人们的爱美之心。
【腕饰】新石器龙山晚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松石片以下普遍有一层黑色胶状物,至今仍有一定黏度。
【嵌绿松石铜牌饰】 夏 河南二里头遗址博物馆藏
这件器物是最具二里头文化特色的重器之一,也将我国成熟的镶嵌工艺由春秋战国之时提前了一两千年。
【绿松石镶金饰件】 商 湖北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藏
这是盘龙城遗址首次发现的金玉镶嵌饰品,也是中原文化系统出现的最早的成型金玉镶嵌饰件,对于研究我国早期金器和金玉镶嵌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嵌玉片漆木器】晚商至西周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目前成都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使用镶嵌工艺的漆器。
流金耀世——两周秦汉时期
【鹿郢剑】 战国 湖北荆州博物馆藏
越王鹿郢剑出土也不只一把,但不称为“越王鹿郢剑”,而以铭文命名。影响较大的有 ——浙江博物馆藏“越王者旨於睗(赐)”剑和寿春博物馆藏“越王者旨於赐”剑。
【镶绿松石铜豆】 战国 湖北省博物馆藏
豆是一种食器,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陶豆,青铜豆从商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
【金柄蟠虺纹镶嵌绿松石铁剑】春秋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藏
东周黄金铸造工艺登峰造极之作,被称为“秦剑之星”。
【嵌宝石虎鸟纹金牌饰】战国 内蒙古博物院藏
北方游牧民族以猛虎来寄寓自己的族星——昴星。
【珠被】西汉 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可能就是古文献中所谓的“珠襦玉柙”。
宝竞风雅——隋唐宋明时期
【嵌松石立凤金头饰件】 吐蕃时期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
【金牌饰】 吐蕃时期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
【鎏金十一面观音像】 明代 甘肃省博物馆藏
【文殊菩萨像】 明 四川博物院藏
【嵌墨玉绿松石金耳饰】 辽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嵌宝石鎏金包银漆盒】 辽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漆盒采用了银衬多宝嵌技术,盒内部为黑色漆木胎,外包鎏金银片。
【玉禁步】明 蕲春县博物馆藏
明代贵族礼服所悬称“禁步”,常服为“玎珰”。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