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文化,是距今4100—3900年前,太湖流域受北方龙山文化与南方印纹陶文化影响,而出现的史前文化。其中龙山文化是黄河中下游一带,新石器时代晚期,因30年代首次发现于现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先后在河南、浙江、江苏、河北、陕西、湖北等地区都发现了龙山文化或带有龙山文化信息的遗存。龙山文化在整个中原文化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而同样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中国南方出现了一种很有特色的陶器。这种陶器表面拍印一些方格纹、圆圈纹、曲折纹等几何形纹饰,被称为南方印纹陶。为了便于市民对上海史前历史和广富林文化的深入了解,松江区博物馆与山东大学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浙江省遂昌县文管办合作,举办“龙山文化·广富林文化”特展。展览通过280多件鼎、豆、罐、杯、壶、鬶等生活、生产用具,展现了广富林文化与龙山文化、印纹陶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龙山文化玉人、蛋壳陶、广富林文化玉琮等重要文物,也一同展出。
通过这次跨南北、越领域的合作展览,市民群众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剔地阳纹玉器的玉器精品和薄如蛋壳的蛋壳陶,还可以一睹上海先民发明创造的生活、生产用具。领略四千年前南、北文化的地域差异与相互联系,真切感受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海纳百川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