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9点,随着厦门市青少年宫同学们精彩的惊蛰鼓艺开场表演,由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厦门市教育局和厦门市少工委指导,陈嘉庚纪念馆、厦门市青少年宫和集美大学团委共同举办的“嘉庚精神•诚毅百年”系列巡展暨嘉庚文化节活动在厦门市青少年宫红领巾广场正式启动。该活动将持续到10月。
启动仪式现场,陈嘉庚纪念馆的讲解员献上了《一盏小烛台》的动情演讲。在市青少年宫合唱团“告别南洋”的合唱后,陈嘉庚纪念馆的志愿者们进行了庄严的宣誓,并合唱了集美学校校歌。随后,厦门市教育局、陈嘉庚纪念馆、厦门市青少年宫及集美大学领导共同上台签属联合行动书,并一起触摸启动球,共同启动“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我心中的陈嘉庚”征文/朗诵比赛、“不朽的丰碑—走进嘉庚建筑”版画创作作品征集及“永恒的运输线—陈嘉庚与南侨机工”汽车模型竞赛三大嘉庚文化节配套活动。至此,“嘉庚精神•诚毅百年”系列巡展暨嘉庚文化节活动全面展开。
自5月6日启动“嘉庚精神进社区”、“嘉庚精神进校园”及“百名志愿者百场宣讲嘉庚精神”三大主题活动以来,巡展及宣讲活动已走进了全市20多所中小学校,并获得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启动仪式上,陈嘉庚纪念馆馆长陈呈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系列巡展及嘉庚文化节配套活动,更好地组织青少年深入学习陈嘉庚爱国爱乡的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培育民族情感纳入青少年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除少儿汽车模型竞赛外,现场还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少儿彩泥、水彩画演示,孩子们用彩泥搭建嘉庚建筑,水彩画绘画嘉庚建筑,在动手中感受嘉庚建筑魅力;少儿素描写生演示,孩子们用铅笔勾勒嘉庚建筑,通过线条、明暗和结构来表现嘉庚建筑群这种“穿西装戴斗笠”的建筑风格之美;少儿硬笔书法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抄写嘉庚语录,感悟陈嘉庚精神的伟大人格魅力。活动现场气氛热闹非凡,五六百名孩子在老师指导下们忙得不亦乐乎,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嘉庚精神。
嘉庚文化节期间活动介绍:
活动一:“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我心中的陈嘉庚”征文/朗诵比赛
随着“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事迹展”在厦门市各大中小学校的巡展展出,厦门市教育局、陈嘉庚纪念馆将共同联合,针对巡展内容在各校开展主题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我心中的陈嘉庚”观后心得征文比赛,征文截止9月15日,题目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活动二:“不朽的丰碑—走进嘉庚建筑”版画创作作品征集
嘉庚建筑是陈嘉庚先生的审美品位与当地能工巧匠技艺碰撞的结晶,是中西文化“和谐共生”的经典范例,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是“最具世界经典的建筑之一”。
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00周年,厦门市委统战部、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少工委决定联合向全市青少年征稿“不朽的丰碑——走进嘉庚建筑”版画作品。收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由陈嘉庚纪念馆收藏,部份优秀版画作品还将进京展览,并组织部份学生现场刻制、印刷表演。
活动三:“永恒的运输线—陈嘉庚与南侨机工”汽车模型竞赛
滇缅公路即中国云南到缅甸的公路,仅用8个月时间修成,简陋且不坚固,也不符合运输道路的规格。但这条艰险的道路却是抗战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需要大批军运汽车及熟练的司机和汽车修理工。陈嘉庚先生时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他带头捐款,号召华侨捐款捐物,购买大量汽车和军需物品,同时还亲自到南洋各埠演说动员,组织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直接到滇缅公路参加抗战,广大华侨青年热烈响应、纷纷报名参加。抗战险途多发车祸,又有日军的沿途轰炸、伏击,先后有一千多名南侨机工,为这条“祖国生命线”献上了宝贵的生命。
为了纪念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由厦门市教育局、陈嘉庚纪念馆、厦门市青少年宫联合举办“永恒的运输线—陈嘉庚与南侨机工” 青少年汽车模型比赛。通过活动让孩子了解这段历史,铭记这群无名英雄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
陈嘉庚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