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作为一座综合性的省级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等都有丰富的收藏。其中尤其以馆藏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最为突出。
作为一所集收藏、展示、研究为一体的学术单位,除了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外,甘博还特别重视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为了丰富全省人民的文化生活,甘肃省博物馆积极引进国内外各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精品展览,使本地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文物精品。于此同时,甘肃省博物馆也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具有本省特色的文物交流展览,推向全国其他省、市,宣传甘肃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囿于各种原因,近年来,虽然甘肃省博物馆践行“三贴近”的要求,积极组织流动展览“进学校、下社区、入军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但是通过借展文物、交流展览,与省内基层博物馆联合办展方面还做得不够。2013年,中共中央部署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要为民务实,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关系,为群众作实事、办好事。为此,甘肃省博物馆党委在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积极安排部署,密切联系群众,认真查找不足,结合此次学习教育活动“对照检查环节”的要求,甘肃省博物馆立足博物馆工作实际,加强社会教育工作的宣传和服务力度,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要求,进一步将精品文物和特色展览送到基层,加强与基层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为基层公众带去精神文化盛宴,切实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9月中旬,经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博物馆联系,甘肃省博物馆筹备《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精品展》,遴选60件(组)文物赴临泽县博物馆展出,正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实际体现。对于此次活动,甘肃省博物馆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积极安排部署,由文物保管部门精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藏品,上到新石器时期,下至晚清、民国,包括彩陶、青铜器、瓷器、玉器、杂件等各个文物门类,其中绝大部分文物都是第一次走出文物库房,与广大观众见面。这期间,甘肃省博物馆馆内历史部、产业经营处、保卫处、办公室等各相关部门也密切配合,以期将此次送展览下基层活动做到尽善尽美。
结合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馆也计划将送文物、送展览下基层活动作为社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使之规范化、常态化。我们将努力组织更多、更好的文物展览在省内巡回展出,加强省馆与地县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落实文物工作到基层的要求,给基层人民送去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
(甘肃省博物馆 班睿、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