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3日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为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扩大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温州博物馆在继续展出“东瓯撷珠——第二届温州民间藏品展暨首届温州博物馆之友藏品展”、“丝绸之路·谢振瓯画展”的同时,于文化遗产日开展了“公益鉴赏咨询服务”、“手绘温州遗迹地图——做文化遗产小导航”、“温州古建筑保护专题讲座”等活动,并将在文化遗产日后推出文化遗产宣传下乡、“学习贯彻博物馆条例,促进浙江省博物馆事业发展”讲座、“温州民间工艺作品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提升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公益鉴赏咨询服务,火爆依旧
6月13日上午,温州博物馆大厅内人头攒动,公益鉴赏咨询服务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本次活动特别邀请金柏东、张如元、侯波良、徐青、伍显军、吴祖凯等多名文物鉴定专家,当场回答民间收藏爱好者的提问,免费为民间藏家、收藏爱好者鉴定文物藏品。“鉴宝”活动还是一如既往地受到大家的欢迎。虽然来咨询的人很多,现场仍井然有序,许多市民朋友带着自家的“宝贝”排着队等候专家帮忙答疑解惑。专家们除了现场免费鉴定文物藏品,回答收藏爱好者们的提问,还主动为大家普及文物鉴定知识和一些文物鉴定的方法。活动受到大家欢迎。
手绘温州遗迹地图,热情高涨
温州市区保存了很多历史文化遗迹,为推进全民践行文化遗产保护,全民共享文化遗产的内涵,温州博物馆策划了一场“手绘温州遗迹地图——做文化遗产小导航”活动。旨在用绘画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温州鹿城、龙湾、瓯海三区的地理布局,熟悉温州地区的文化遗产分布情况,从小培养对本土历史文化的热爱,树立遗产保护的意识。
6月13日上午,由温州博物馆与鹿城区和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举办的“手绘温州遗迹地图”活动在博物馆大厅火热开场。温州博物馆迎来了一批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和穿着红马甲的叔叔阿姨。他们是博物馆请来的文化遗产导航员!
活动报名消息首先通过温州博物馆官方微信平台发出,报名电话立刻响起,十几分钟时间,活动名额已满。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参加活动,温博将名额从50人增加到70多人。志愿者报名也在同期开展。活动当天鹿城区和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早早为孩子们准备好绘画材料,他们在活动中的耐心指导与协助,使得活动秩序井然、效果突出,很多志愿者通过活动与孩子们成为了朋友。
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热情高涨,捧着自己的画爱不释手。提前画完的小朋友开始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绘画部分的位置,大家齐心合力完成了这幅亲手绘制的温州历史遗迹地图。相信这次活动,将为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回忆。
文物保护专题讲座,收获丰盛
6月13日下午,温州博物馆特别邀请温州市文物、古建筑的资深专家金福来主讲《温州地区古建筑种类及时代特征》讲座。他在文物部门工作三十年。担任过老温州市文物处处长、温州市文物局局长、文化局副局长,之后调任市人大常务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金福来首先介绍了温州地区古建筑概况,并根据其类型的不同,将其分类为:古民居,古庙,祠堂,塔(石塔、砖塔、砖木结构塔),桥(石梁桥、石拱桥、木拱桥),牌坊(南阁牌坊群),水利设施(飞云江沿岸水闸很多)、戏台(有祠堂戏台,三垟湿地有水上戏台)、井等,古墓葬,近现代优秀建筑,历史街区、名村名镇等多种类型,并进行分析讲解。后对温州地区古建筑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温州地区的古建筑主要讲究五美,分别是整体韵律美,单体曲线美,对称均衡美,明暗对比美,环境和谐美。此外,他还深入介绍了不同时期温州地区古建筑的建筑特色,例如明代晚期方柱磨角,石柱础、木柱础,用料杂木;清代前中期文物鼎盛时期,用料粗壮,精工细作,早期方柱,斗拱承重;清中期檐口为圆柱,里面为方柱,圆柱础,挂落大量出现;清晚期圆柱普遍,柱子用料纤细,斗拱为装饰,补间铺作,出现悬柱等。
讲座形象生动,知识面广,现场听众纷纷表示学习到了许多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非常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