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是一年中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由于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廊坊博物馆为了庆祝中华这一传统节日,让市民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用心去体验我国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邀您一起在博物馆免费赏古诗、讲故事、做兔儿爷、吃月饼,过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
一、共赏中秋古诗词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古人借此佳节抒发自己的情怀,让今天的人们有了思想寄托的载体,在此佳节之际,廊坊博物馆为您搭建平台,让孩子们在博物馆共赏古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说明:小朋友们吟古诗,可以向其他小朋友提问,问题包括诗词作者,年代,诗词意义等,其他参加活动的小朋友答对有奖。
二、共享传统文化资源
在民间,中秋节自古就有很多风俗,孩子们可以在博物馆共同分享自己知道有关中秋节的风俗讲给大家听,让传统文化资源共享。
三、自己动手做兔儿爷
大家都知道中秋佳节赏月,吃月饼,却不知兔儿爷也是中秋节的习俗之一,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开始仅是拜月供品,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经由祭月转变成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日益精致,兔儿爷扮相有身披战袍、头戴盔甲,或坐或立形式多样。“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六十岁以上的老北京人应该还记得当时的热闹景象。今天,廊坊博物馆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中秋佳节之际,为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准备兔儿爷半成品,让小朋友们在博物馆里做兔儿爷,过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
活动说明:博物馆买来兔儿爷半成品,由小朋友们自己准备颜料涂画成自己想象的兔儿爷。
四、甜甜蜜蜜过中秋
提起中秋节,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月饼。如今,赏月和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了,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 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在活动的最后,博物馆发给在家活动的小朋友每人一块月饼,邀您一同赏月。
您可以通过以下途经报名:
1、 电话报名 报名电话:2228012
2、 现场报名 报名地址:廊坊博物馆一楼服务台
希望今年的中秋节博物馆献上的文化大餐带给您不一样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