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安徽博物院和台湾高雄琢璞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炎黄之胄——黄胄诞辰90周年作品展》在安徽博物院新馆隆重开幕。台湾高雄琢璞艺术中心董事长杨宏博先生、王素真女士,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丁光清,省文化厅外联处处长周化东,安徽博物院院长朱良剑、副院长李治益等参加了开幕式。
黄胄(1925—1997),河北蠡县人,原名梁淦堂,少年因得到一面“炎黄之胄”锦旗,即以“黄胄”作为笔名。黄胄自幼喜爱绘画,少时拜中国近代画革新的先驱人物赵望云为师,恩师所倡导的扎根于生活的艺术理念开启和影响了他一生的艺术实践,大西北也自此成为他艺术灵感迸发的源泉。黄胄勤于临摹前代古迹,博采众家之长,以“必攻不守”为座右铭,尤其在人物和动物画领域,对中国当代画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次展览荟萃黄胄个人精品佳作74幅,是其一生创作成就的展现,笔墨中透出恣意浪漫的民族风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更为可贵的是,这些作品皆首次露面,是安徽博物院继孙多慈艺术展、唐代文物佛塔回乡、欧豪年美术作品展、星云大师一笔字作品展后,皖台文化交流的又一成果,为安徽博物院“百年美术经典”系列的璀璨星河中增添一缕闪耀的星光。今年恰逢黄胄先生诞辰90周年,愿观者能从作品中汲取他勇于创新、不断拼搏的艺术精神,使黄胄先生“炎黄赤子”的爱国信念之火永远燃烧。
(安徽博物院)